案例分享—12 -XX 职业中学校园电视台直播系统解决方案

2025-10-15 10:55:18

案例分享—12 -XX 职业中学校园电视台直播系统解决方案

一、需求分析

德兴职业中学建设校园电视台直播系统,核心围绕教学实践支撑校园文化传播两大核心需求,结合职业教育特性与校园活动场景,具体需求如下:

1. 教学实践需求作为职业院校,需为传媒类、文秘类等相关专业提供**实操教学平台**:学生可通过系统学习电视节目制作、信号采集、直播协同、后期编辑等全流程技能,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,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。例如,学生可参与校园新闻录制、课堂直播等实践,掌握演播话筒使用、调音台操作、虚拟场景合成等技能。

2. 校园活动直播需求满足校园各类大型活动的实时传播需求,如运动会、文艺汇演、开学典礼、学术讲座等,通过**校园网覆盖**实现全校师生同步观看,解决场地容量有限、参与度低的问题,同时增强校园凝聚力与文化氛围。

3. 内容存储与二次创作需求直播内容需实时备份与长期存储,便于后期回顾(如活动存档)、二次创作(如剪辑活动集锦、教学案例),因此需具备可靠的存储能力;同时需支持后期编辑功能,满足内容优化与多样化输出需求。

4. 多环节协同需求直播流程涉及主播、摄像、导播、音频处理等多个岗位,需通过专业协同工具(如Tally对讲系统)实现**实时状态同步与沟通**,避免环节脱节(如主播与导播信息不同步导致的直播失误),保障直播流畅性。

图片关键词

二、方案特点

本系统基于磐石品质、专业服务理念设计,结合校园场景特性,具备以下核心特点:

1. 全流程一体化协同**以太网交换机**为核心,实现所有设备(虚拟演播室主机、流媒体服务器、存储服务器等)的联网互通;搭配**Tally通话系统**,同步摄像、导播、主播的工作状态(如正在直播”“待机),并支持实时语音沟通,打破设备与人员的信息壁垒,形成采集-处理-制作-推送-存储的闭环协同。

2. 虚拟与实景融合,场景灵活多变通过**绿箱+虚拟演播室主机**组合,无需搭建多个实体演播场景:绿箱作为拍摄背景,虚拟演播室主机可实时合成虚拟场景(如校园礼堂、新闻演播厅等),既降低实景搭建的成本与空间占用,又能根据直播主题(如校园新闻、文艺节目)快速切换场景,提升内容多样性。

3. 全场景覆盖,功能无断点系统覆盖直播全流程关键环节: - 采集端:通过**演播话筒+无线话筒接收端**实现音频采集,支持有线与无线双模式,适配不同拍摄场景(如固定演播室、移动活动现场); 处理端:**调音台**优化音频质量(降噪、音量调节),虚拟演播室主机处理视频合成; 输出端:**流媒体服务器**通过校园网推送直播信号,覆盖全校; 存储与编辑端:**存储服务器**实时备份内容,**非编主机**支持后期剪辑,满足直播+存档+二次创作需求。

4. 高兼容性与可扩展性采用标准化接口(HDMI、以太网、音频线等),设备兼容性强,后续可根据需求扩展硬件(如增加摄像机、扩容存储服务器)或升级功能(如接入外网实现校外观看);以太网架构也便于与校园现有网络系统融合,降低改造难度。

图片关键词

三、工作流程

本系统遵循前期准备-信号采集-处理合成-直播推送-存储编辑-实时协同的逻辑,具体流程如下:

1. 前期准备阶段

l场景与设备调试:布置绿箱(确保背景无杂色),连接所有设备(如用HDMI线连接虚拟演播室主机与提词器,用以太网 cable连接交换机与各服务器);

l 内容准备:在**提词器电脑**中录入主播稿件,提词器同步显示;非编主机预设基础编辑模板(如字幕、转场效果);

l系统测试:通过Tally通话系统测试各岗位沟通链路,流媒体服务器测试校园网推流稳定性,确保无信号中断或卡顿问题。

2.信号采集阶段

l音频采集:演播话筒(固定场景)或无线话筒(移动场景)采集主播/嘉宾声音,信号通过**音频线/5芯音频线**传输至调音台;无线话筒信号先由**无线话筒接收端**接收,再转送至调音台。

l视频采集:摄像机(文档未提及,可配套配置)拍摄主播画面,画面信号传输至**虚拟演播室主机**;绿箱背景同步采集,为虚拟场景合成做准备。

3.信号处理与合成阶段

l音频处理**调音台**对接收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、音量平衡、混音(如主播声音与背景音乐融合),处理后通过音频线传输至虚拟演播室主机,实现音视频同步;

l视频合成**虚拟演播室主机**将摄像机拍摄的主播画面与预设虚拟场景(如校园新闻背景)实时合成,生成完整视频画面;同时,**Tally系统**同步输出设备状态(如直播中指示灯亮),告知所有岗位当前进度。

4.直播推送与实时协同阶段

l 直播推送:虚拟演播室主机将合成后的音视频信号传输至流媒体服务器,流媒体服务器通过**校园网**将信号推送到全校终端(如教室多媒体、学生手机/电脑),实现实时观看。

l实时协同:各岗位通过**Tally通话系统**沟通(如导播提醒主播剩余30,摄像调整镜头角度),确保直播节奏稳定;若出现突发情况(如音频中断),可通过对讲系统快速响应。

图片关键词

5.内容存储与后期编辑阶段

l实时存储:直播过程中,音视频信号同步传输至**存储服务器**,实现边直播边备份,避免内容丢失;

l后期编辑:直播结束后,非编主机从存储服务器调取素材,进行剪辑(如删减冗余片段、添加字幕/特效),生成完整节目存档或二次创作内容(如活动集锦),编辑后可重新存入存储服务器或通过校园网发布。

图片关键词

四、配置清单

图片关键词

五、项目总结

德兴职业中学校园电视台直播系统以教学赋能+校园传播为核心目标,通过专业设备组合与全流程协同设计,实现了三大核心价值:

1. 支撑职业教育实践,提升学生技能系统为传媒类专业提供了真场景、真操作的教学平台,学生可参与直播全环节实操,掌握信号采集、音频处理、虚拟场景制作等职业技能,弥补传统教学的实操缺口,助力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。

2. 丰富校园文化传播,增强凝聚力系统覆盖运动会、文艺汇演等各类校园活动,通过校园网实现全校共享,解决了活动参与度低的问题;同时,直播内容可存档与二次创作,形成校园文化资源库,助力校园文化传承。

3. 稳定可靠,具备长期扩展性系统采用磐石品质的设备选型与以太网架构,保障直播过程稳定无断点;标准化接口与模块化设计,便于后续根据学校发展需求扩展功能(如接入外网、增加直播频道),为校园电视台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撑。综上,本系统不仅满足了当前校园直播与教学需求,更具备前瞻性与实用性,是德兴职业中学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。


4008 -313-115

全国服务热线